潇湘渌水 @ 2006-08-24 18:41
由损耗谈起的
工业生产中的浪费术语叫损耗,对于这点,我仅有的一点经验都能得出难怪中国每年计算产出单位gdp所消耗的水、电、材料会如此巨大。 因为中国的企业中浪费太严重了,也就是损耗太大了,即生产效率太低了,而这些都是要算在成本里的。在造成这个问题的所有因素里,经济体制是最大的原因,但 这个我且不提,我只说我感受最深的因素就是中国工人素质懒散和企业管理的鞭长莫及。
这个原因在国企里应该更严重,因为即使在台资的私企里都呈现出一幅强龙难压地头蛇的画面。工商业生产是必须讲求质量的,所以才有了 我所从事的岗位,所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要莫是商品要莫是成吨的垃圾。成吨制造垃圾也是需要水、电、材料和人工的,这些都是损耗,我老是比较这样的生产方式 和农业化的生产方式。农业化的生产利用率更高,但效率低,污染更小,但周期太长。虽然工业上的浪费不少是难以避免的(这是细节问题,工业细节太复杂了,太 多人难以预测的问题),但是更多浪费是可以避免的,是企业管理和员工态度可以抵消的,而这些统统都做得太差劲了。这个社会的农业性质还是终究根深蒂固,这 些农民们终究只顾眼前利益和一时偷懒,这个社会将来要进入工商业社会,首先需要把这个社会的农民变成地道纯粹的工人。
记得他们开玩笑说要做好这个公司首先要把本地的人全裁掉,换成西部的工人,因为那的人还老实吃苦。有个很有意思的事:上周处理废品 牛奶,据说第一天12个本地员工一天到晚做了两千包,第二天叫青海西宁厂的学员做,10个人4个小时做了四千包。我对湖南农民们的好吃懒做算是彻底服气 了。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来看看,两组:中部和西部,中部和东部的比较。第一组西部环境比较艰苦、自然条件恶劣,即使现代社会那边的人仍然比中部人 要老实吃苦,中部相对气候环境风调雨顺,农民们吃饱喝足,据说湖南农民曾自称每年只要花3个月种田,其余时间打麻将。第二组中部和东部是指东部的工业化比 中部强。也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我所在厂的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旺旺工厂,如果遇到什么质量问题和程序问题则会产生内部客诉和兄弟厂提意见。有趣的是麻烦最多 的总是广州厂和泉州厂,他们客诉最多、意见不断,他们总有那么多细节的要求,又总能发现那么多问题。我对他们的态度和认真抱以最大的尊敬。相反其他工厂, 如湖北、河南、江西、四川的厂则麻烦少得多,也逊色好多。这件事反映的是广州和泉州为代表的东部严谨的工作态度,这同那里的生产发展水平也是符合的。
话说回来,要知道如果避免人的低素质产生的损耗,即意味着降低成本而产出却不会减少,即意味着公司有更高的利润,员工有更高的奖金 或工资,但人就是这样,看到别人偷懒自己也想偷懒,于是所谓“民风不振”。假别这样说湖南:此地官场太过黑暗,地方势力拉帮结派、盘根错节,且民风懒散不 正,故杨正午能做十年土皇帝。
对了,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损耗有多大,举个例子,有时候一个品项只要做四千米,但是为了做出来可能要损耗三千米。